2009年5月25日 星期一

關於Mr.6-劉威麟

初次知道Mr.6-劉威麟這個人是因為看到一本書-《網路紅事件》

這本書內容非常簡明易懂,宣稱將網路新鮮事一手掌握,後來發現這本書是他的部落格的文章集結而成,雖然能由此獲知許多創意的點子,但還是覺得不夠深入,部份網站難免會讓我認為有些廣告嫌疑-不過寫於部落格的文章太深大概也沒人會看吧?

另外分享最近一些在他部落格上我覺得有趣的文章
1.uSchool優學網如何默默取得台灣小學的8成市佔並獲利
2.Newsy打造每天5則「新聞懶人包」影片,給聰明人觀賞
3.BlackSocks.com靠「定期送到家」訂襪服務,成功賣出1000萬雙普普通通的黑襪子!

最後必須說,我們比起廣告會更相信部落格的文章因為相信部落格是用來交流、不涉及利益的一種工具,而曾幾何時部落格的文章已不再真實,不再是部落客的肺腑之言,閱讀這些都要有一些提防,不要盡信之!

下面列出網路上批評Mr.6的文章,大家自己判斷吧!
1.Mr.6 實作網站系列課程 (解密)
2.>Why I DISLIKE Mr.6 〈我為什麼不喜歡Mr. 6〉

2009年5月4日 星期一

《書法內省心理探索》- 讀後心得

我想不出什麼特別的論點,只覺得熊秉明先生寫書法的方式很有趣,於是我也跟著練習了一次;小時候學校的書法課都是以臨摹為主,其目的不外乎是讓我們能寫字端正跟修心養性希望我們能靜下來做事。後來在日劇中看到日本他們寫書法的方式與我們非常的不同,不臨摹而是以自己心志意念灌注在文字當中,他們相信文字是有力量的,那樣寫出來的字尤其有趣,今天我也這樣寫下了:

練習一:自我介紹

練習二:超速寫法-我寫我自己的字

練習三:盲目寫法-我在暗夜中磨墨寫字

練習四:模擬庸俗

練習五:極限情況-天地知我
天地知我是在這當中最難寫的,我想我的道行還不能體會書法家黃道周的心情吧~

2009年4月27日 星期一

論文評析-《Transforming Taiwan Aboriginal Cultural Features into Modern Product Design:A Case Study of a Cross-cultural Product Design Model》

此篇評析論文為國立臺灣藝術大學Rung-Tai Lin編寫的《Transforming Taiwan Aboriginal Cultural Features into Modern Product Design:
A Case Study of a Cross-cultural Product Design Model》

前言
這是我第一篇認真細讀的英文小論,大致上它用字遣辭都不算太難,而研究者最後實際設計的4個產品都頗有趣,尤其是Figure13中的〝Our Cups〞,我曾在設計展中看過,現在能進一步知道它的設計理念,特別讓我有感觸,但我閱讀英文速度過慢,導致我較難融會貫通。

內容概述

一.一開始強調要在全球市場具競爭力,必須與其他商品作區隔。而台灣的原住民文化元素的轉化及引用可以提升商品價值。

二.文化內涵的三個層次對應設計的三個層次:
(一)1.物質的文化-包括食物,衣服和與運輸相關的物體→2.社會的文化-包括人類的關係和 社會的組織 →3.精神上的文化-包括 藝術和宗教。

(二)1.故事,情緒和文化的特徵→2.處理功能、操作、可用性和 安全→3.顏色、質地、形式、裝飾、表面典型,及相關細節。

三.四個設計步驟:
(一)調查/設定一個使用情境
(二)說一個故事
(三)發展一個劇本
(四)設計一種產品

四.本研究的主角:排灣族的連杯,族人稱為「linnak」的詳細介紹。

五.四個由「linnak」發想出的產品
(一)Outer level:〝Our Glovers〞
(二)mid level:〝Our Cups〞for mother and child
(三)mid level:〝Our Cups〞for cups
(四)inner level:〝OurPots〞

評析
1.題目過長,也是以什麼…例。
2.四個設計步驟彼此間似乎很類似,不夠清晰。
3.第四個產品設計在我看來有些牽強,為什麼前面三個產品設計都是用來聯繫人與人之間的感情,而〝OurPots〞卻是為了人與自然。
4.在產品設計上,不僅要追求好的使用性,其個別內涵的文化更是提昇產品價值的關鍵,此研究確實是為此時代之所需,這也提醒我在論文上不僅要看自己興趣能力所在,更要觀察時代趨勢,才能做出有價值的研究。

2009年4月13日 星期一

論文評析-《不同族群於博物館網站介面操作之研究─以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為例》

此篇評析論文為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研究所高蓁瑩於2004所編寫的《不同族群於博物館網站介面操作之研究─以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為例》碩士論文。

內容概述
研究採用網站使用性評估中的「回溯式測試」、「教練法」與「啟發式評估法」,以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網站為範例,探討使用者於網站介面操作上發生的使用性問題;另一方面,對國內外博物館網站進行首頁內容分析,藉由科博館網站之使用性調查與國內外博物館網站內容分析兩部分結果,獲得更客觀與專業的意見,將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作為往後科博館網站建構上的參考。

1.科博館網站介面之使用性問題:
(1)網站介面方面:
網站架構應簡單、清楚;選項工具列設計需提示瀏覽者所在位置;提供適當的搜尋功能;選項標題能提供瀏覽者正確的判斷。
(2)視覺設計方面:
版型與視覺要素應具延伸性;色彩搭配應具注意力; 圖片與文字應相互搭配具吸引力;版面宜適當留白,以增進可讀性。
(3)資訊內容方面:
資料建檔與歸類應明確;提供適當的延伸查詢;資訊內容宜採條列方式呈現; 首頁資訊區應簡潔; 良好的線上觀眾服務。

2.不同族群於網站瀏覽時之差異:
針對科博館網站測試時,老師、學生與家長在一些瀏覽過程中,會有一些問題發生,詳細分述如下:
(1)須注意選項的名稱的合適性。
(2)適當的突顯功能選項。
(3)提供各族群瀏覽者適當的訊息。

3.博物館網站資訊內容規劃建議:
綜合分析國內外8個博物館網站的資訊內容呈現方式,大致可歸納出「資訊」、「教育」、「服務」與「其他資訊」四個子項,建議各子項宜提供之資訊內容如下:

(1)在「資訊」方面:
基本資訊、最新消息、展覽資訊、活動資訊、日期表。
(2)在「教育」方面:
教育活動、線上學習、研究資訊、典藏或是數位博物館、出版與圖書、好站連結。
(3)在「服務」方面:
參觀服務、導覽服務、諮詢信箱與FAQ、線上訂票、留言版或討論區、加入會員、加入義工。
(4)在「其他資訊」方面:
網路商店、搜尋功能、網站導覽。

4.博物館網站規劃建議:
以45名國中老師、國中學生與家長,針對新舊版科博館網站進行瀏覽測試,以下幾點建議提供給往後博物館網站設計時的參考,詳細內容如下:
(1)越複雜的網站架構更需要考量網站的使用性問題。
(2)不同族群瀏覽經驗的差異。
(3)宜依據不同族群之瀏覽認知規劃不同的瀏覽路徑。
(4)訊息的呈現與版面規劃須有博物館網站的感覺。

評析
1.科博館使用性測試紀錄十分詳盡,推導至小結亦合情合理。
2.研究流程疑似有誤。
3.新舊版網站問卷調查評估項目有誘導使用者偏好新版之嫌。

論文評析-《美術館網頁設計之使用性之研究》

此篇評析論文為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黃如足於2002所編寫的《美術館網頁設計之使用性之研究》碩士論文。

動機
相較於《兒童www人際網路介面之研究》其研究流程較單純、合乎邏輯,此篇論文的研究方法都可作為很好的參考。

內容概述
該研究探討美術館、網頁設計與使用性三者的關係,針對網頁設計的介面問題及
使用性評估方法進行研究。探討美術館應用網路傳播的機制取向,人機互動的內容詮釋;說明美術館的網頁設計流程與內容規劃,並探討案例中的介面設計分析根據網頁使用性的介面問題,徵詢具有設計專業的評估者,綜合啟發式評估法和德菲法之應用,共分三階段實施使用性評估:
第一階段進行美術館網站的介面問題之發現
第二階段進行使用性問題的介面設計諮詢
第三階段則透過使用性問題的準則歸納,達到問題共識與凝聚,且經由研究結果得到使用性設計之評估檢核表與提升網頁使用性的設計原則及建議。

結論

1.傳播概念與行銷結合的重要性。
(1)美術館應善用數位媒材的特性與功能。
(2)美術館網站的風格形式應有異於一般的資訊網。

2.使用行為與介面設計的重要性。
(1)美術館應重視使用者的心智模式,並充分運用社會資訊的有效傳播。
(2)美術館對物件導向的網站環境應予以理解,並善加掌握其介面設計。

3.美術館網頁人才培育與訓練的重要。
(1)美術館員應接受未來的工作挑戰,培養學習藝術資訊的的設計能力。
(2)美術館應重視網頁製作的技術表現,以培育專業的設計人才。
(3)美術館應提昇人文思想與藝術科技的結合,引領觀眾回到現場參觀。

評析
1.文獻非常完整。
2.第四章小節部份才應該是真正的結論,第五章結論過於隴統及官方說法?

論文評析-《兒童www人際網路介面之研究》

此篇評析論文為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設計學系洪郁修於2002所編寫的《兒童www人際網路介面之研究》碩士論文。

動機
這篇研究最讓我佩服的地方在它不僅僅是訪問兒童或請兒童填寫問卷,他花了長達四個月的時間與7個台南勝利國小五年級學生共處,並讓小孩真正的參與設計。

內容概述
該研究探討兒童網路介面設計準則、圖像風格和介面配置喜好,進行了兒童網站
介面設計啟發式評估實驗、兒童網站人際溝通圖像設計風格探討實驗、兒童網站人際溝通圖像風格測試實驗、兒童人際溝通網路介面配置設計實驗與兒童人際溝通網路介面配置驗證實驗,共5個實驗。

研究結果發現:
1.專家評估互動方式介面設計為主的兒童網站,使用性問題最多;傳統超文字連結介面之兒童網站,使用性問題最少。
2.兒童喜歡與認知性最佳的網路圖像是可愛風格圖像。
3.兒童喜歡網頁將性質相同或相似的介面編排在一起。
4.本研究開發的介面經由操作性、記憶性、錯誤率與滿意度效標測試後,各方面的績效均比擁有兒童網域的雅虎奇摩人際溝通網頁介面還要好。

該研究徵募77位10~11歲國小學童加入為期4個月的參與式設計。基於兒童認知相關研究與兒童電腦/網路能力問卷,研究人員可發展與了解兒童電腦心智模型,在成功地和參與兒童建立互信關係之後,所有成員組成參與式設計小組,進行網路議題研討與提出可能性介面。

為了解兒童對人際溝通網站之需求,並規範網站所應包含之功能。本研究進行了
網際網路溝通媒體功能與優缺點分析、兒童情境化結構式訪談與入口網站人際溝通功能服務介面使用狀況調查三部分,研究結果發現:

1.兒童希望人際溝通網站可讓他們儲存個人收藏的資訊 (圖片、文章、影片與遊戲),最好還要提供電子郵件、聊天室、討論區功能。
2.事實上目前人口網站電子郵件提供的附加文件傳輸功能可滿足兒童資訊收藏與交流需求;聊天室可提供如ICQ般即時溝通的功能;討論區可改善BBS純文字資訊呈現之缺點;加上上述介面沒有龐大的資訊封包問題。
因此,適合兒童的人際溝通網路介面可以針對目前現行入口網站的服務介面改善,符合兒童使用即可。

評析
1.此研究者十分用心此研究一個論文竟包括五個實驗,然是否過多至無法有統合的結論或具邏輯順序的問題是需注意的一點。
2.其實對於國小五年級生來說,同儕間的影響力很大,在討論中需時時注意不要讓大家的意見過於統一,引導時需注意保持客觀。
3.實驗二的問卷調查對象以成大學生為主,與主題不合。
4.實驗三的網站評估以兒童博物館為主,與兒童人際溝通網站功能難以相提並論。

2009年3月27日 星期五

論文評析-《視覺修辭技巧在平面設計的應用與探討》

此篇評析論文為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鄒永勝編寫的《視覺修辭技巧在平面設計的應用與探討》碩士論文

前言
這是少數讓我看了印象深刻的論文之一,我曾看此位研究者1997年於基本設計研討會論文集所發表的小論,修辭確實常運用於設計上,但尚未有完整的整理,他能想到將修辭與平面設計結合、一一比對讓我佩服不已,而這他竟是中技商設的學長,我能進一步看到完整的論文,著實非常奇妙。

內容概述

(一)視覺修辭原則
要切題、能瞭解傳達媒體的特性及清楚目標對象是誰。

(二)概念修辭
1.比喻
凡用一個具體而易懂的事物,來說明另一個抽象而難懂得事物。
2.比擬
又稱轉化,凡形容一件事物時,假設轉換他原來的性質變成另一種截然不同的事物。分擬人和擬物兩種。
3.象徵
任何一種抽象的觀念、情感與看不見的事物,不直接予以指明,而由理性的關聯、社會的約定,從而透過某種意念的媒介,間接予以陳述的表達方式。
4.借代
不直接說出所要表達的人或事,而用一個與之密切相關或相似的人或是物來代替。
5.示現
透過豐富的想像,運用形象化的語言,將一個人或某一件事描寫的神氣活現,令人如身歷其境,耳聞眼見的修辭方式。
6.描摹
對事物的各種感受運用摹聲詞、色彩詞等來摹寫事物情狀的感覺,給人以耳聞、目睹、鼻嗅、手觸、口嚐的感覺。

(三)圖像修辭
1.委婉
不直接表達本意,只用委婉曲折的方式委婉含蓄閃爍的言辭暗示本意。
2.雙關
將兩種不同範疇的觀念,藉其中隱藏的類似點,引出出人意表的替換或關聯。
3.誇張
為了表達上的需要,故意言過其實,對客觀的人或事物在空間、時間、物象、人情、數量等各方面盡力作擴大或縮小的描寫。
4.反語
凡語就是說反話,或者是正話反說、反話正說。反語多數表示諷刺、嘲弄的意思,有的則能表示幽默、詼諧的情趣。
5.對比
凡是把兩種對立的觀念或事物,放在一起加以比較,藉以增強語氣,凸顯意義的修辭方法。
6.引用、名句、警句、寓言故事等現成的話來提高表現效果。
借用諺語
(四)技術修辭
1.反覆
在一個言語片段中,故意運用相同的詞語或句子以突顯某種深厚強烈的思想情感。
2.排比
把結構相同或相似,內容相關語氣ㄧ致的詞組或句子,成排成串地表出。
3.層遞
將語言按深淺、高低、大小、輕重等分層遞升或遞降地排列起來,以表達客觀事物之間的逐步發展變化的關係。
4.對偶
把ㄧ對字數相等,結構相同或相似的語句連接起來,表達相對或相關意思修辭方法。
5.鑲嵌
在語詞中,故意插入數目字、虛字、特定字,來拉長文句的修辭方法。
6.回文
句子的詞序排列恰好相反,造成迴轉往復的修辭方式。
(五)文字修辭

評析
1.題目新穎極具創意。修辭學常用於研究設計上得大概為明喻、象徵、暗喻。此論文能將修辭學與平面設計作完整比對著實難得。

2.從Hanno等學者的說法到研究者稱:「設計就是一種視覺修辭技巧!」,將修辭導引至設計的文獻論述充足而合情合理。

3.部份修辭技巧對應到平面設計仍有困難之處;如示現、對偶。